曾几何时,国内出现了一批超级中学,其特点是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多,积聚了当地和周围区域先进的师生资源,瓜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,学生长期大比率考入一流高校。其中衡水中学就是其中的典型,从衡水中学近几年高考考试的成绩就能看出其风采:
2013年,衡中104名学子考入清华、北大,28名同学被港校录取,49名同学被海外高校录取。
2012年,衡中96名学子考入清华、北大,20名同学被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等港内高校录取,21名同学被海外高校录取。
2011年, 衡中69名学子考入清华、北大,15名学子考入香港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等港内高校,2名学子被海外著名高校录取。
2010年 ,衡中78名学子考入清华、北大,7名学子考入香港中文、香港城市大学等港内高校。
单个学校能有100多人考上中国的TOP2名校,确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,从衡水中学不到7000人的规模来看,成才率确实相当高。而过去的传奇名校湖北黄冈中学,2013年高考考试考上清华北大的确只有16人,其中还含保送生7人。衡水中学2004年高考考试就有19人考取了清华、北大。并经过10年的进步,清华北大的人数达到了104人,基本上就是应试教育的顶峰了。
当然衡水中学能获得如此的成绩,缘由说起来是多方面的,包含以人为本、科学习管理、求真务实、自主革新等等不少。但我看来,最大的闪光点还是在学校的那一张作息时间表上面。
说其他的都是多余,我感觉没这张表就没所有,绝对不会有衡水的辉煌。从表上看,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,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。可以把衡水中学看成一家工厂来看待。流水线从天天清晨5:30开始运作,到每晚上22:10关机停工,其间的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。这张表确实非常叫人害怕,但它确实成功的重点所在。由于高考考试成绩其实就是学校生产的商品,怎么样能获得更好的商品,就要看在这个学校的生产步骤和工艺。衡水中学通过实践证明,使用它这种模式,可以将高考考试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在10年内从19人提高到104人,说明这种模式在当下教育界是成就的,是值得相信的。而学习的时间是衡水模式的核心,因此大家学生需要要多花时间在学习上面。
有不少成绩还很好的同学,难免会有的骄傲自满,一直认为清华北大是靠IQ,不光靠努力得来的,其实也未必,从衡水模式的数据来看,学习时间有保障,考上清华北大的人也会越多。因此对那些聪明的学生来讲,也应该加大学习,多花时间,只有如此他才能离名校更进一步。